

教授 丁仁方
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政策學博士
50237
jenfang@mail.ncku.edu.tw
地方研究、比較研究、政治經濟學、公共政策
學年度 |
課 程 名 稱
|
鐘點數 | 班級數 |
系所
|
82上 |
憲法與立國精神
|
2 | 1 |
共同科
|
國父思想
|
2 | 3 |
共同科
|
|
政治經濟學導論
|
2 | 1 |
共同科
|
|
公共政策專題研究
|
3 | 1 |
政經所
|
|
82下 |
憲法與立國精神
|
2 | 1 |
共同科
|
國父思想
|
2 | 3 |
共同科
|
|
政治經濟學導論
|
2 | 1 |
共同科
|
|
83上 |
憲法與立國精神
|
2 | 2 |
共同科
|
國父思想
|
2 | 1 |
共同科
|
|
比較公共政策專題研究
|
3 | 1 |
政經所
|
|
83下 |
憲法與立國精神
|
2 | 2 |
共同科
|
國父思想
|
2 | 1 |
共同科
|
|
政治學
|
2 | 2 |
通識
|
|
政府與企業
|
3 | 1 |
政經所(與王慶輝合開)
|
|
84上 |
憲法與立國精神
|
2 | 3 |
共同科
|
政治經濟學導論
|
2 | 2 |
通識
|
|
比較公共政策專題研究
|
3 | 1 |
政經所
|
|
84下 |
憲法與立國精神
|
2 | 3 |
共同科
|
政治經濟學導論
|
2 | 2 |
通識
|
|
政府與企業
|
3 | 1 |
政經所(與王慶輝合開)
|
|
85上 |
憲法與立國精神
|
2 | 4 |
共同科
|
政治經濟學導論
|
2 | 1 |
通識
|
|
比較公共政策專題研究
|
3 | 1 |
政經所
|
|
85下 |
憲法與立國精神
|
2 | 4 |
共同科
|
政治經濟學導論
|
2 | 1 |
通識
|
|
政府與企業
|
3 | 1 |
政經所(與王慶輝合開)
|
|
86上 |
憲法與立國精神
|
2 | 3 |
共同科
|
政治經濟學導論
|
2 | 1 |
通識
|
|
比較公共政策專題研究
|
3 | 1 |
政經所
|
|
86下 |
憲法與立國精神
|
2 | 4 |
共同科
|
台灣經驗之政治經濟分析
|
2 | 1 |
通識
|
|
政府與企業
|
3 | 1 |
政經所(與王慶輝合開)
|
|
87上 |
憲法與立國精神
|
2 | 1 |
共同科
|
中憲與國家發展
|
2 | 2 |
生物、電機甲
|
|
台灣經驗之政治經濟分析
|
2 | 1 |
通識
|
|
87下 |
憲法與立國精神
|
2 | 1 |
共同科
|
中憲與國家發展
|
2 | 3 |
環工、交管、物治
|
|
台灣經驗之政治經濟分析
|
2 | 1 |
通識
|
|
政府與企業
|
3 | 1 |
政經所(與王慶輝合開)
|
|
88上 |
比較公共政策專題
|
3 | 1 |
政經所
|
中憲與國家發展
|
2 | 2 |
機械、物理
|
|
憲法與立國精神
|
2 | 1 |
夜共同科
|
|
台灣經驗之政治經濟分析
|
2 | 1 |
通識
|
|
88下 |
中憲與國家發展
|
2 | 3 |
工科、歷史、土木
|
台灣經驗之政治經濟分析
|
2 | 1 |
通識
|
|
89上 |
地方政治經濟專題
|
3 | 1 |
政經所
|
台灣經驗之政治經濟分析
|
2 | 1 |
通識
|
|
89下 |
比較公共政策專題
|
3 | 1 |
政經所
|
台灣經驗之政治經濟分析
|
2 | 1 |
通識
|
|
90上 |
地方政治經濟專題
|
3 | 1 |
政經所
|
地方政治經濟
|
3 | 1 |
政經所(專班)
|
|
政治學概論(一)
|
3 | 1 |
政治一
|
|
90下 |
比較公共政策
|
3 | 1 |
政經所
|
政治經濟學(二)
|
3 | 1 |
政經所(專班) (與宋鎮照、王鼎銘合開)
|
|
政治學概論(二)
|
3 | 1 |
政治一
|
|
91上 |
政治學概論(一)
|
3 | 1 |
政治一
|
服務學習(一)
|
0.5 | 1 |
政治一
|
|
地方政治經濟
|
3 | 1 |
政經所(專班)
|
|
91下 |
政治學概論(二)
|
3 | 1 |
政治一
|
服務學習(二)
|
0.5 | 1 |
政治一
|
|
比較公共政策
|
3 | 1 |
政經所(專班)
|
|
地方政治經濟
|
3 | 1 |
公共事務學分班
|
|
92上 |
政治學概論(一)
|
3 | 1 |
政治一
|
台灣地方政府與政治
|
3 | 1 |
政治三
|
|
地方政治經濟
|
3 | 1 |
政經所
|
|
地方政治經濟
|
3 | 1 |
政經所(專班)
|
|
92下 |
政治學概論(二)
|
3 | 1 |
政治一
|
公共政策
|
3 | 1 |
政治二、三合班
|
|
比較公共政策
|
3 | 1 |
政經所
|
|
93上 |
政治學概論(一)
|
3 | 1 |
政治一
|
台灣地方政府與政治
|
2 | 1 |
政治三
|
|
政經研究方法論(A)
|
3 | 1 |
政經所博士班 (與梁文韜合開)
|
|
地方政治經濟
|
3 | 1 |
政經所(專班)
|
|
93下 |
政治學概論(二)
|
3 | 1 |
政治一
|
公共政策
|
3 | 1 |
政治二
|
|
高等政治經濟學理論
|
3 | 1 |
政經所博士班 (與宋鎮照、許永河合開)
|
|
地方政治經濟
|
政經所(專班)
|
|||
94上 |
休假研究
|
|||
94下 |
公共政策
|
3 | 1 |
政治二
|
比較公共政策
|
3 | 1 |
政經所碩博
|
|
比較公共政策
|
3 | 1 |
政經所碩一二(專班)
|
|
95上 |
台灣地方政府與政治
|
3 | 1 |
政治系三
|
地方政治經濟
|
3 | 1 |
政經所碩博
|
|
地方政治經濟
|
3 | 1 |
政經所碩一二(專班) |
|
政經研究方法論(A)
|
3 | 1 |
政經所博一 (與梁文韜合開) |
|
95下 |
公共政策
|
3 | 1 |
政治二
|
比較公共政策
|
3 | 1 |
政經所碩博
|
|
96上 |
台灣地方政府與政治
|
3 | 1 |
政治系三
|
地方政治經濟
|
3 | 1 |
政經所碩一二 (專班) |
|
政經研究方法論
|
3 | 1 |
政經所博一 (與王金壽合開) |
|
96下 |
公共政策
|
3 | 1 |
政治系三
|
97上 |
獨立研究 |
3 | 1 |
政經所博 |
比較政治經濟
|
3 | 1 |
政經所碩博
|
學生姓名 |
論 文 題 目
|
系所
|
畢業年月 |
陳世倫 |
從政策執行觀點探究海 陸兩 會關係
|
政經所
|
84.07 |
汪文政 |
台灣就業安全政策的形成發展
|
政經所
|
86.06 |
汪可威 |
國家、資本、與層峰組織
|
中山 政研所
|
86.12 |
曾士恆 |
台灣社會保險政策之政經分析
|
政經所
|
87.01 |
林佳蓉 |
地方權力結構與空間政策---以台南市為例
|
政經所
|
88.01 |
洪銀山 |
國家機關的結構與政策傳承—台灣社會福利政策發展的歷史結構分析
|
中山 政研所
|
88.07 |
廖修品 |
電信民營化政策中公、私部門互動研究
|
政經所
|
89.01 |
黃育德 |
工人如何形成政治行動?台南縣自主工會運動的個案研究
|
政經所
|
89.06 |
吳佳玫 |
台灣中小企業政商關係現狀與影響
|
政經所
|
89.06 |
楊乃郁 |
縣市政府組織調整政策比較研究—四縣市個案之比較
|
政經所
|
90.01 |
蔡沁蓓 |
老人年金政策之排擠效果
|
政經所
|
90.01 |
郭盈村 |
高雄市政府影響公共服務簽約外包效果因素之研究
|
中山 政研所
|
90.06 |
王國慶 |
從政策網絡理論看台南市老人福利政策
|
政經所
|
91.06 |
謝銘元 |
政府、企業與銀行間的關係
|
政經所
|
92.01 |
王嘉麟 |
府際關係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之探討
|
政經所 (專班)
|
92.06 |
吳佩倫 |
我國綜合所得稅免稅所得制度之分析:歷史制度主義觀點 |
政經所 (專班)
|
93.06 |
盧守仁 |
我國金融監理制度的形成與發展—從「歷史制度主義」的觀點分析 |
政經所 (專班)
|
93.06 |
苗延祥 |
政黨輪替前後國家機關之政經轉型 |
政戰政研所
|
93.06 |
郭真郎 |
領導行為、組織文化與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—以台南市政府民政體系主管為例 |
中山政研所 (專班)
|
94.01 |
許秀鶴 |
從民主化探討地方財政惡化之政經分析 |
政經所 (專班)
|
94.06 |
薛志明 |
自然權利的研究—以代理孕母為例
|
政經所 (專班)
|
94.06 |
劉伊晟 |
執政黨輪替後地方派系人物與政黨結盟轉移:以嘉義縣為例 |
政治系(學士) |
94 |
邱謝明 |
社造組織與地方政府的社群夥伴關係―以基層社造為例
|
政經所
|
95.01 |
辛旻娟 |
地方政府公有土地被占用問題之政經分析
|
政經所
|
95.01 |
何宗陽 |
以「政策學習理論」探討「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」
|
政經所
|
95.06 |
江宗謙 |
治理結構分析暨論其影響-以我國電信發展過程為例
|
政經所
|
95.06 |
李妙靜 |
全球化對我國菸酒稅制變遷之影響:歷史型態觀點
|
政經所 (專班) |
95.06 |
郭阿梅 |
台南科技工業區發展策略之研究
|
政經所 (專班)
|
96.01 |
郭纭均 |
身心障礙學童教育安置制度研究-歷史變遷與政策過程
|
政經所 (專班)
|
96.06 |
蘇桑盈 |
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中環保團體遊說策略研析:以政策網路觀點分析
|
政經所
|
97.06 |
吳譽嫻 |
農業用地移轉減免土地增值稅制度變遷研究
|
政經所 (專班)
|
97.06 |
陳復雄 |
兩岸統合發展對通航政策的衝擊
|
政經所 (專班)
|
97.06 |
學年度
|
職 務 名 稱 | 備註 |
86-
|
課程規劃小組委員、圖儀小組委員、獎助學金審查小組委員
|
|
89下-
|
政經所代理所長
|
|
90
|
政治系系主任、政經所所長
|
|
91
|
政治系系主任、政經所所長
|
|
92
|
政治系系主任、政經所所長
|
|
93
|
社科院院務發展委員會委員、政治系教評會委員、系學術資源分配委員會委員、政經所所務運作委員會委員、所教評會委員 所課程規劃小組委員
|
|
94-95
|
政治學系教評會委員、政治學系學術資源分配委員會委員、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所務運作委員會委員、政治經濟學研究所課程規劃小組委員、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學生獎懲審議委員會委員
|
|
96
|
政治學系教評會委員、政治學系學術資源分配委員會委員、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所務運作委員會委員、政治經濟學研究所課程規劃小組委員
|
|
95-96
|
政治系大三、大四導師
|
學年度 | 職 務 名 稱 | 備註 |
88下-89下
|
新聞中心主任
|
|
94下-
|
公共事務研究中心主任
|
|
94-95下
|
校務發展委員會委員、成大教師會理事、院務會議代表、教務處評鑑委員
|
|
96上-
|
社會科學院院務會議代表、社會科學院院務發展委員會、院空間規劃小組委員
|
|
96上-
|
校友聯絡中心副主任
|
起迄年月 | 服 務 性 質 | 備註 |
1997-
|
中華民國公共事務與政策研究會理事
|
|
1998-2000
|
台南廿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顧問
|
|
1998-1999
|
高雄市政府再造委員會委員
|
|
1999
|
台南市政府組織再造委員會委員
|
|
1999-2000
|
台南市教師會理事
|
|
1999-2000
|
台南市政府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暨社會福利小組副召集人
|
|
2000-2002
|
台南廿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理事長
|
|
2001
|
台南市政府鄰里調整委員會委員
|
|
2002-
|
台南市政府顧問、台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顧問
|
|
2003
|
台南市政府人力評鑑委員
|
|
2004-2005
|
中華民國政治學會理事
|
|
2005-2007
|
中國政治學報編輯委員
|
|
2005-2006
|
高雄大學社會科學院教評委員、高雄大學政法系評鑑自評委員
|
|
2005-2006
|
義守大學公共政策管理系教評委員
|
|
2005-2007
|
中國政治學會監事
|
|
2005-2006
|
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, Member of the Editorial Board
|
|
2006-
|
義守大學公共政策管理系教評委員
|
|
2007-
|
佛光大學公共事務系評鑑自評委員
|
|
2007-
|
勞動關係論叢編輯委員
|
|
2007-
|
台南市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
|
|
2007-
|
台南市女性權益促進委員會委員
|
|
2008
|
佛光大學96學年度公共事務系課程架構審查委員
|
|
2008
|
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課程外審委員
|
|
2008-2009
|
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委員
|
|
2008-2009
|
台南市政府戎克船復原重現計畫委員
|
|
2008-
|
中華民國民意研究學會常務理事
|
|
2008
|
中山大學社科院自評評鑑委員
|
學年度
|
論 文 題 目
|
學生姓名
|
85下
|
我國競爭政策管制聯合行為之研究
|
張佳弘
|
亞洲第五條經濟小龍:馬來西亞國家機關之政經分析
|
陳淑雅
|
|
86下
|
台灣、韓國地方財政比較研究---補助金制度比較及效果分析
|
張永日
|
我國開放民營銀行設立政策之政經分析
|
湯治婷
|
|
87上
|
龍山村村民反對濱南工業區劃設的集體行動之社會基礎分析
|
許佳玲
|
女性參政與婦女政策關係探討—以1998年立委選舉為例
|
王怡 君
|
|
監察院政治反腐敗功能的政經分析
|
丁宗伋
|
|
87下
|
民營化政策BOT模式之政策分析---以台灣南北高速鐵路為例
|
陳尚陽
|
基本工資對一般薪資影響之分析
|
邱志偉
|
|
88上
|
對台灣生技產業政策之政策分析-以「行政院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」為個案
|
李清安
|
越南新娘現象之政經分析
|
蔡雅玉
|
|
89上
|
都市交通計畫推行過程之衝突管理
|
蔡瓊宜
|
90上
|
亞洲金融風暴後政經體制的調適--台灣與南韓之比較分析
|
謝銘元
|
我國有線電視費率問題之分析:一個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
|
張瑜明
|
|
90下
|
台南市府會關係中政黨角色扮演之研究--以一九九八年公民投票個案為例
|
林義文
|
由新制度主義分析美國有線電視費率制度
|
陳季瑩
|
|
91上
|
台灣選舉與財政政策關係之研究—以中央政府為例
|
吳士雄 (專班)
|
中國國民黨地方黨部學習型組織發展之研究——威權轉型後的制度分析
|
洪飛騰 (專班)
|
|
91下
|
台灣選舉策略投票之檢測:總體選區資料的分析(1996~2002)
|
柯惠真
|
92上
|
台南市政府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——以勞工局為例 |
吳沛峰 (專班)
|
組織與制度環境——以台南縣永康市公所組織變遷為例 |
吳美華 (專班)
|
|
92下
|
我國菸酒專賣制度之研究: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 |
謝讓鴻 (專班)
|
93上
|
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捐獻模式之探究:以現任眾議員競選政治獻金為例 |
侯萱瑩
|
94上
|
我國衍生性金融市場管理規範缺口之研究
|
趙晉盈
|
消費稅、資本稅與經濟成長
|
羅子誼
|
|
94下
|
我國廢棄物焚化政策之分析-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
|
陳俊男
|
強化銀行內部控制機制之探討-以「土地銀行台南分行」為例
|
許賢德(專班) |
學年度
|
論 文 題 目
|
學生姓名
|
83下
|
勞資與國家機關之關係----以統一企業為例
|
王瑞榮
|
台灣電子產業之政經分析
|
毛遠誠
|
|
84下
|
國家機關、企業策略與國家發展之政治經濟分析
|
郭坤誠
|
台灣產業結構之變遷與發展
|
廖寬信
|
|
85下
|
解嚴後選舉與經濟政策關係之探討
|
李孟霞
|
87上
|
我國開放民營銀行設立政策之政經分析
|
湯治婷
|
87下
|
民營化政策BOT模式之政策分析---以台灣南北高速鐵路為例
|
陳尚陽
|
88下
|
我國空氣污染防治費政策之分析 |
楊鴻鎰
|
一九九八年台南市公民投票之個案研究---公民投票之理論與經驗
|
莊雅萍
|
|
89上
|
威權政體轉型中新黨的角色變遷
|
鄭志隆
|
89下
|
後冷戰時期我國防預算系統之政經分析
|
劉裕國
|
91上
|
我國有線電視費率制度爭議分析:一個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
|
張瑜明
|
91下
|
以新制度主義分析美國有線電視費率管制歷程
|
陳季瑩
|
92上
|
台灣選舉與財政政策關係之研究—以中央政府為例
|
吳士雄 (專班)
|
92下
|
組織與制度環境—以台南縣永康市公所組織變遷為例
|
吳美華 (專班)
|
93上
|
台南市政府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—以勞工局為例
|
吳沛峰 (專班)
|
94下
|
我國衍生性商品市場管理規範缺口之研究
|
趙晉盈
|
年月日
|
題 目
|
地點及性質
|
備註
|
1998.12.18
|
從立委選舉結果看台灣的政黨政治
|
本校政經所
|
亞太論壇
|
年月日
|
題 目
|
講者
|
備註
|
1999.06.14
|
地方派系與地方決策
|
王業立、廖達琪、 謝敏捷
|
亞太論壇
|
1999.11.05
|
轉變中的台灣意識型態
|
王慶瑜
|
教師學術 演講
|
2004.9.19
|
中國政治學會年會
|
||
2004.12.11
|
兩岸地方治理對比研究: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
|
||
2007.7.20
|
地方治理與區域發展高峰論壇
|
|
A.學位論文:
- 《利益團體在政策過程中影響之評估》(碩士論文,1986年)。
- “Governance of the Industry: An Institu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Policies Toward the Fertilizer, Cotton Textiles, and Cement Industries in Taiwan, 1952-1981.” (博士論文,1992年)。
B.專書:
- 《政府與企業》(台北:國立空中大學,1995年初版,2001年第二版)(與王慶輝合著)。
- 《威權統合主義:理論、發展與轉型》(台北:時英出版社,1999年5月)。
- 《南台灣與兩岸關係》(台北:時英出版社,2015年10月)
C.期刊論文:
- 〈台灣的統合主義〉,《中山社會科學季刊》,第7卷4期(1992年12月),頁34-42。
- 〈民主化與公共政策制訂:探索台灣民主化的落實與限制〉,《成功大學社會科學學報》,第6期(1993年12月),頁205-34。
- 〈南部地區第二屆立委選舉觀察個案研究報告〉,《國會觀察》,第2期,頁26-29。
- 〈民主化對經濟組織的影響:威權統合主義的轉型〉,收錄於陳文俊編:《台灣的民主化:回顧、檢討與展望》(高雄: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,1996年),頁213-32。
- 〈政經體制與資源分配:1980年代以後中美產業政策比較〉,收錄於曹俊漢編:《中美資源分配政策評估》(台北: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,1997年),頁159-85。
- 〈廢除鄉鎮市級選舉對地方政經生態的衝擊〉,《國家政策雙周刊》,第171期(1997年8月),頁14-15。
- 〈立委選區劃分的爭議及解決之道〉,《國家政策雙周刊》,第175期(1997年10月),頁13-14。
- 〈政經體制與國家自主性〉,《空大學訊》,第232期,頁101-105,1999年4月。
- 〈國際政治經濟〉,《空大學訊》,第233期,頁96-99,1999年4月。
- 〈統合化、半侍從主義與台灣地方派系的轉型〉,《政治科學論叢》,第10期(1999年6月),頁59-82。(TSSCI)
- 呂金河、王玥晴、丁仁方,2002年,〈選舉預測模型的修正與實證〉,《輔仁學誌》,第34期,頁1-22。
- 李錦河、丁仁方、溫敏杰、陳盈太,2005年,〈AHP應用於選舉策略擬定研究〉,《調查研究》,第18期,頁113-158。
- 李錦河、溫敏杰、丁仁方、陳盈太,2005年,〈選舉預測模型之分析與比較〉,《調查研究》,第224期,頁59-98。
- 丁仁方,2006年〈再造台灣船重啟海洋路〉,《王城氣度》,第6期,頁24-5。
- 丁仁方,2007年,〈縣市行政區域合併問題之探討〉,《王城氣度》,第17期,頁頁12-13。
- 丁仁方,2007年,〈公民社會與民主政治的相互建構─日本與台灣近年組織性公民社會發展之比較〉,《台灣民主季刊》,4卷2期,頁1-31。 (TSSCI)
- 丁仁方、邱莉莉,2008年,〈單一選區兩票制對台南市選舉及政黨生態影響評估〉,收錄於梁世武主編,《單一選區兩票制》,台北:商務印書館,頁343-383。
- 周百隆、丁仁方,2008年,〈中國大陸資本市場企業危機時程之研究-以上海深圳特別處理公司為例〉,《遠景季刊》,9卷2期。(TSSCI)
- 丁仁方,2008年,〈農村社區發展與社造網路的支援關係〉,收錄於郝志東、廖坤榮主編,《兩岸鄉村治理比較》,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。
- 丁仁方(2014年06月)。從國民黨"結構崩解"檢視南台灣縣市政府的兩岸交流政策。台灣研究,2014,第3期。(CSSCI)
- 丁仁方(2016年09月)。透過兩岸文化交流降低國族認同落差。中華文化復興論壇論文集(ISBN:9789888347919)(411-419)。香港: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。
- 丁仁方、趙卿惠、李依霖(2018年03月)。民進黨侍從體制與台灣基層民主轉型-台南經驗的示。台灣民主季刊,15(1), 45-78。(TSSCI)
- 丁仁方(2018年03月)。從民間交流看兩岸南南合作。公共事務評論,17(1), 10-16。
- 丁仁方(2019年03月)。探索台灣地方政治的基本特性。台灣民主季刊,16(1), 141-154。(TSSCI)
- 鄭宇正、丁仁方(2019年08月)。族群動員、侍從主義與地方選舉:民進黨在台南市的個案研究。民主與治理,6(2), 85-114。
- Jen-fang Ting, Shanwen Guo & Lingxin Liao. (2020, July). “Homeowner Associations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Urban China: A Politico-Economic Reinterpretation” 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. (SSCI)
D.其他已出版著作
- 丁仁方譯 (1993) 〈海外華僑與辛亥革命〉,收錄於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編印,《外國學者研究中心思想博士論文目錄索引(上)》,頁567-612。
- 丁仁方 (1999) 〈非正式政治與地方決策〉,收錄於陳文俊編,《海峽兩岸地方政府與政治》,高雄:國立中山大學,頁469-494。
- 丁仁方 (2002) 〈白金體制下的政治經濟〉,《中央日報》,6月26日。
- 丁仁方 (2003)〈府際關係與地方治理:台灣與大陸之比較〉,收錄於陳文俊編,《兩岸地方政府與企業》,高雄:中山大學政治所,頁359-369。
- 丁仁方 (2004) 〈三角度分析大選與地方建設〉,《中華日報》,2月22日。
- 丁仁方 (2004) 〈選舉綁樁戕害地方建設〉,《中央日報》,2月25日。
- 丁仁方 (2004) 〈不能滿足於運用祖產〉,《中國時報》,7月30日。
- 丁仁方 (2005) 〈新割喉論效應〉,《中國時報》,4月6日。
- 丁仁方 (2005) 〈租稅不公抗稅有理〉,《聯合報》,5月5日。
- 丁仁方 (2005) 〈一場沒有選戰的選舉〉,《中國時報》,5月10日。
- 丁仁方 (2005) 〈選黨不選人效應發酵〉,《中國時報》,5月15日。
- 丁仁方 (2005) 〈國民黨小輸就是贏〉,《中華日報》,12月4日。
- 丁仁方 (2008) 〈投票未分裂小黨無空間〉,《中國時報》,1月13日。
- 丁仁方 (2008) 〈扁大談逆轉勝藍慎防奧步〉,《中華日報》,3月12日。
- 丁仁方(2008) 〈劉兆玄德才兼備符合馬用人標準〉,《中華日報》,4月10日。
- 丁仁方(2008) 〈與扁切割不了民進黨恐難止血〉,《中華日報》,5月8日。
- 丁仁方(2008) 〈民進黨的集體盲思〉,《海峽導報》,5月10日。
- 丁仁方(2008) 〈擱置爭議不亢不卑共創雙贏〉,《中華日報》,5月26日。
- 丁仁方(2008) 〈立院監督體系疊床架屋〉,《中華日報》,6月9日。
- 丁仁方(2008) 〈馬英九的真正挑戰〉,《海峽導報》,6月11日。
- 丁仁方(2008) 〈民進黨派系鬥爭拉長戰線〉,《中華日報》,7月24日。
- 丁仁方(2008) 〈與扁切割改名也救不了民進黨〉,《中華日報》,8月20日。
- 丁仁方(2008) 〈依法論法勿陷扁打爛仗中〉,《中華日報》,9月22日。
E.會議論文:
- 丁仁方、王遠嘉 (1996) 〈省縣直轄二法實施後地方府會制度之研究〉,市政建設與都市更新學術研討會,台南:國立成功大學。
- 丁仁方 (1997) 〈地方派系的轉型及其對台灣民主發展的影響〉,當前我國政經發展問題與展望學術研討會,台南:國立成功大學。
- 丁仁方 (1997) 〈多元競爭與地方政策資源的整合:以台南市民間團體與福利服務政策為例〉,行政發展與地方政府競爭力之提昇學術研討會,台中:私立東海大學。
- 丁仁方 (1998) 〈地方政權的興起對中央與地方關係的衝擊:拜耳撤資案的啟示〉,跨世紀的政府再造學術研討會,台北:國立中興大學。
- 丁仁方 (1999) 〈基層民主與地方政府再造困境〉,政府再造與民主行政學術研討會,台北:私立世新大學。
- Ting, Jen-fang Arthur (1999) “Clientelist Policy Network in Transition: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 Local Factions and Its Impacts to Local Governance.”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.
- 丁仁方 (2000) 〈傳聲筒與膩友─政經結構轉型對國家與工商團體關係的衝擊〉,第二屆華人政治學家論壇,香港:香港大學。
- 丁仁方 (2001) 〈再造或政治幻覺?台灣新世紀政府改革的省思〉,海峽兩岸人力資源交流研討會,北京:人民大學。
- 丁仁方 (2001) 〈台南雙城記─民間觀點的全球化城市聯盟策略〉,全球治理與城市外交學術研討會,高雄:義守大學。
- 丁仁方、蔡沁蓓 (2002) 〈縣市政府老人年金政策排擠效果的比較分析〉,民主政治與社會福利研討會,嘉義:中正大學。
- Ting, Jen-fang Arthur (2002) “The Politics of Fiscal Illusion: Elderly Pension Policy and its Trade-off Effects.”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.
- 丁仁方,2004年9月19日,〈政治論述與論述政治:2004總統大選後的政治風潮〉,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,台南:成功大學。
- 丁仁方,2004年12月3日,〈府會關係與地方治理:制度論初探〉,民主化.全球化.議會角色學術研討會,高雄:中山大學。
- Ting, Jen-fang Arthur, Dec. 11, 2004, “Searching New Local Governance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: The Strategy of Globalization in Taiwan.” Paper presented at Okinawa Workshop on Comparative Regional Governance, Okinawa: University of Ryukyus.
- 丁仁方,2005年5月13日,〈國家安全的政治經濟成本〉,戰略社群圓桌對話,高雄:中山大學。
- 丁仁方,2005年11月19-20日,〈建構公民社會促進公益事業發展〉,發表於發展公益事業建構和諧社會研討會,上海:復旦大學。
- 丁仁方,2005年11月27日,〈電信自由化的治理結構及其影響〉,發表於中國國營企業民營化兩岸學術研討會,台北:政治大學。
- 丁仁方、戴光廷,2006年8月25日,〈路徑依賴與修憲困局:國會改革方案入憲的歷史探索〉,發表於台灣政治發展學術研討會,廈門:廈門大學。
- 丁仁方、劉伊晟,2006年9月17日,〈地方派系與政黨結盟轉移理論之探索―民進黨為何未能瓦解地方派系?〉,發表於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,台北:政治大學。
- 丁仁方,2006年12月10日,〈農村社區發展與社造網路的支援關係〉,發表於兩岸地方治理對比研究: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,嘉義:中正大學。
- 丁仁方、陳盈太,2006年12月11日,〈民主化與合理化地方政府之績效指標―台灣地方政府績效指標之研究〉,發表於兩岸地方治理對比研究: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,台南:成功大學。
- 劉啟崇、丁仁方,2006年12月11日,〈地方府會互動模式初探―一個地方治理的觀點〉,發表於兩岸地方治理對比研究: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,台南:成功大學。
- 丁仁方,2006年12月12日,〈農村社區發展與社造網路的支援關係〉,發表於兩岸地方治理對比研究: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,嘉義:中正大學。
- 丁仁方,2007年5月30日,〈地方公民社會與文化政策的社會創新:台灣地方公民社會發展經驗〉,發表於地方政府創新與公民社會發展國際研討會,杭州:浙江大學。
- 丁仁方,2008年3月7日,〈治理、非治理、與准治理:兩岸地方治理比較架構初探〉,發表於城市與鄉村治理學術研討會,嘉義:中正大學。
- 蘇桑盈、丁仁方,2008年9月27日,〈政策網路與環保團體遊說策略:以台鋼案環境影響評估為例〉,發表於中國政治學會年會,嘉義:中正大學。
- 丁仁方、蘇俊斌,2008年11月2日,〈The Kokaro Case: the Debate on Taiwan’s Legal Status in Japan〉,發表於日中平和友好條約三十週年紀念研討會,日本:愛知大學。
- 丁仁方(2013年06月)。如何強化兩岸的認同與互信。北京論壇,中國大陸北京市。
- 丁仁方(2013年10月)。以包容性「一個中國框架」作為兩岸政治對話的基礎。兩岸關係研討會,中國大陸北京市。
- 丁仁方(2014年09月)。從北京的立場檢視台灣非政府組織國際參與空間。兩岸關係換位思考研討會,台北市。
- 丁仁方(2015年07月)。九二共識在台灣的異化及其影響。第24屆兩岸關係研討會,中國大陸寧夏省銀川市。
- 丁仁方、曹筠(2015年08月)。兩岸和平發展與台灣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空間的探索。兩岸關係研討會,中國大陸吉林省長春市。
- 丁仁方(2015年08月)。台灣第三勢力對2016年大選及兩岸關係的衝擊。第九屆兩岸和平發展論壇,台北市。
- 丁仁方(2015年12月)。馬習會與2016年大選。全國台研會年終研討會,中國大陸北京市。
- 丁仁方(2016年10月)。對台灣藍營執政縣市差別性交流措施效益試評估。全國台研會學術研討會,中國大陸河南省鄭州市。
- 丁仁方(2016年11月)。限縮陸生赴台就學對兩岸關係的可能影響。福建和諧論壇,中國大陸福建省泉州市。
- 丁仁方(2017年07月)。深化基層交流推進兩岸社會融合發展的挑戰與因應建議。第26屆兩岸關係研討會,中國大陸山西省太原市。
- 丁仁方、趙卿惠、李依霖(2017年11月)。民進黨侍從體制與台灣民主轉型。台灣政治學會年會,台北政治大學。
- 丁仁方(2017年11月)。台灣公民投票法的修正及其對兩岸關係的衝擊。第四屆兩岸智庫論壇,中國大陸雲南省昆明市。
- 丁仁方(2017年12月)。當前兩岸關係發展趨勢與南台灣對應突破之策略。第三屆南台灣兩岸關係論壇,高雄市。
- 丁仁方(2017年12月)。從賴清德決策風格展望兩岸關係。全國台灣研究會年終研討會,中國大陸北京市。
- 丁仁方(2018年7月)。31項惠台措施對南台灣可能衝擊。第廿七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,中國大陸山東省青島市。
- 丁仁方(2018年10月)。解析壯大台灣八大策略。十八大以來大陸對臺政策方針研討會,中國大陸北京市。
- 丁仁方(2019年09月)。香港反修例運動對臺灣大選與兩岸關係的衝擊。兩岸關係前瞻學術研討會,上海市。
- 丁仁方(2019年10月)。經濟議題對臺灣大選及兩岸關係的影響。第六屆兩岸智庫論壇,杭州市。
- 丁仁方(2019年11月)。台灣青年統獨認同與台灣大選及兩岸關係。推進兩岸和平與兩岸發展學術研討會,上海市。
- 丁仁方(2019年12月)。台灣中立選民與2020大選及兩岸關係。台灣二合一選舉與兩岸關係發展,南京市。
- Jen-fang Ting, Shanwen Guo (2019, Jun). Homeowner Associations and the Future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Urban China. Vision of China's Future Governance: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, 杭州市。
F.其他未出版著作(包括研究計劃成果報告):
- 〈台南市市長參選人電訪民意調查報告〉,國立成功大學調查統計中心(1997年2月)。
- 〈澎湖縣縣長參選人電訪民意調查報告〉,國立成功大學調查統計中心(1997年3月)。
- 〈台南市市長候選人電訪民意調查報告〉,國立成功大學調查統計中心(1997年9月)。
- 〈南向政策:政經面〉,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(1997年8月)(NSC85-2417-H006-004-E13)(宋鎮照主持,丁仁方協同主持)。
- 〈經濟組織匯集經濟利益及執行政府政策之研究〉,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(1997年10月)(NSC83-0301-H006-042)。
- 〈政策設計理論應用於政策過程之研究〉,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(1998年2月) (NSC85-2414-H006-002-I6)。
- 〈高雄市政府再造計劃研究〉,高雄市政府專案委託計劃(1998年11月)。
- 〈地方派系與都市空間政策的形成〉,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(1999年11月) (NSC88-2414-H006-003)。
- 〈地方政府再造策略研究〉,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(2001年3月) (NSC89-2414-H006-002-SSS)。
- 〈老人年金政策排擠效應之研究〉,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(2001年10月) (NSC89-2414-006-004)。
- 〈台灣與中國大陸府際關係比較研究〉,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(2004年10月) (NSC91-2414-H-006-006)。
- 〈台南市第六屆立委選情電訪民意調查報告〉,國立成功大學調查統計中心(2004年10月)。
- 〈台南市第六屆立委選情電訪民意調查報告〉,國立成功大學調查統計中心(2004年11月)。
- 〈多層次治理與台灣公民社會建構策略〉,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專案委託計畫(2005年12月)。
- 〈台灣船復原:再現鄭氏王朝的海洋文化—船舶文飾及文化交流成果報告〉,台南市文化局專案委託計畫(2007年8月)。
- 〈NGO互動平台建制推動及外交拓展之專案規劃成果報告〉,外交部專案委託計畫(2007年12月)。
- 〈台灣組織性公民社會比較架構與指標的建立〉,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專案委託計畫(2008年9月)。
學年度 | 名 稱 | 獎助機構 | 備註 |
88 89 89 91 |
甲種研究獎助 甲種研究獎助 中華文化基金會 計畫主持費 |
國科會 國科會 陸委會 國科會 |
起迄年月 | 計劃名稱及編號 | 委託機構 | 金額 |
1992-1993 | 中華民國經濟發展領導人物政治經濟思想研究 No.: NSC82-0301-H006-034T | 國科會 | NT$200,000 |
1994.2-10 | 產業公會及工會組織匯集經濟利益及執行政府經濟政策之研究 No.: NSC83-0301-H006-042 | 國科會 | NT$ 99,000 |
1995-1996 | 我國台共政策制定過程重大論題之研究—政策設計理論應用於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 No.: NSC85-2414-H006-002 | 國科會 | NT$409,900 |
1995-1996 | 產業南向政策整體評估-政經面 (與宋鎮照合作) No.: NSC85-2417-H006-004 | 國科會 | NT$183,750 |
1997.1-2 | 台南市市長參選人民意調查 | 府城文教基金會 | NT$ 90,000 |
1997.3 | 澎湖縣縣長參選人民意調查 | 許素葉省議員服務處 | NT$ 90,000 |
1997.10 | 台南市市長候選人民意調查 | 府城文教基金會 | NT$ 80,000 |
1998.10 | 台南市立委候選人民意調查 | 邱文明競選總部 | NT$ 90,000 |
1997-1998 | 從世界貿易組織的發展看台灣因應之道:一個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觀點 (與宋鎮照合作) No.: NSC87-2414-H006-002 | 國科會 | NT$289,550 |
1998-1999 | 地方派系與都市空間政策的形成 No.: NSC88-2414-H006-003 | 國科會 | NT$269,200 |
1999-2000 |
地方政府再造策略研究 No.: NSC89-2414-H006-002-SSS |
國科會 | NT$316,900 |
2000-2001 | 老人年金政策排擠效應之研究 | 國科會 | NT$172,700 |
2002-2003 | 台灣與中國大陸府際關係比較研究 | 國科會 | NT$124,650 |
2004.10 | 台南市立委候選人民意調查 | 國民黨 台南市黨部 | NT$120,000 |
2004.11 | 台南市立委候選人民意調查 | 國民黨 台南市黨部 | NT$120,000 |
2005.7-12 | 多層次治理與台灣公民社會建構策略 (與張燦鍙合作) | 台灣民主基金會 | NT$243,000 |
2006.11-2007.6 |
台灣船復原 |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|
NT$1,345,000 |
2007.4-2007.12 |
NGO互動平台建制推動及外交拓展之專案規劃 | 外交部NGO委員會 | NT$430,000 |
2008.3-2008.8 |
台灣組織性公民社會比較架構與指標的建立 | 台灣民主基金會 | NT$168,000 |
2008.6-2008.12 |
環境影響評估監督與台灣地方環境治理機制 |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| NT$1,000,000 |
Copyright © 2018 - 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.所版權所有 - polsci.ncku.edu.tw
網頁設計維護: 柏飛科技